充分发挥杭州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服务中心(PPP中心)的作用,借助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、行业协会、中介机构等机构平台,建立严格的第三方治理绩效考核机制,引入纠纷仲裁机制和第三方考核体系。
每个项目逐一进行环节繁杂的能评、环评,既耗费时间也增加成本。区域环评+环境标准突出规划环评对优布局、控规模、调结构、促转型的作用,以及对项目环境准入的强制约束。
首批试点集中在5个功能区,分别是南京江北新区、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(江心洲)、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、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、苏州宿迁工业园区。试点地区根据改善环境质量目标,制定空间开发规划的生态空间清单、限制开发区域的用途管制清单、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等,实行清单式管理。建成投产后30个工作日内,向承诺备案部门报告实际建设情况、试运行期间耗能情况。备案承诺和定期报告是新模式,一般行业项目应在开工前向所在地经信、发改部门提出节能备案申请,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。第二,界定行业和用能分类,八大高耗能行业、国家确定的产能过剩行业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试点区域平均控制目标的行业,均为重点行业,其余为一般行业,一般行业的耗煤项目视同重点行业项目。
对已通过规划环评审查的区域,在落实规划环评意见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、土地利用、城乡建设、生态环保等规划要求范围内,除需国家、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,其他建设项目环评均可简化。此外,实时采集项目环评审批信息和环评机构信息,加强监督管理卫星遥感数据也表明,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区域NO2柱浓度和2016年同期相比,河北中部和河南北部等地NO2柱浓度有所升高。
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介绍说,与去年同期相比,2017年3月全国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趋势,优良天数同比提高11.8个百分点,PM2.5浓度同比下降17.2%。气象研究表明,北极海冰的融化及北极涛动异常,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路径,减小了冷空气南下强度,导致空气流动变缓,区域温度明显偏高,易形成大范围静稳、高湿及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。其中,生产指数分别为53.1、53.7和54.2,位于扩张区间,表明制造业生产增速持续加快。PM10浓度为10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4.8%。
PM2.5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6.0%。PM2.5浓度为8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1.7%。
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3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6.3%,同比提高14.6个百分点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.7%,同比下降10.3个百分点。PM2.5浓度为5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8.0%。珠三角区域也有反弹,广州、佛山地区NO2柱浓度升高明显。
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2.1%,同比下降7.5个百分点。PM2.5浓度为48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7.2%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.0%,同比提高0.9个百分点3月,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(从第1名到第10名)城市依次是:海口、拉萨、舟山、丽水、惠州、深圳、南宁、福州、贵阳和珠海市。
PM2.5浓度为4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5.7%。PM10浓度为6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9.2%。
PM10浓度为10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1.1%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.0%,同比下降5.5个百分点。
PM2.5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3.3%。PM2.5浓度为8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1.7%。专家组介绍,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不容乐观,部分地区和城市污染出现了不降反升现象,其主要原因为:一是污染气象条件总体不利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2.1%,同比下降7.5个百分点。2017年一季度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分别为51.3、51.6和51.8,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,并呈持续上升态势。据环保部网站消息,环保部10日发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国和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。
PM2.5浓度为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3.6%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.1%,同比提高9.8个百分点。
PM10浓度为8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7.6%。分析结果反映上述地区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强度居高不下,给空气质量改善带来较大压力。
PM2.5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6.0%。环保部介绍,第一季度,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(从第74名到第65名)依次是:石家庄、保定、邢台、邯郸、乌鲁木齐、西安、太原、衡水、郑州和唐山市。
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.0%,同比提高0.9个百分点。PM10浓度为8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35.9%。PM10浓度为7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3.3%。3月,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(从第74名到第65名)依次是:沈阳、唐山、郑州、石家庄、保定、乌鲁木齐、邢台、徐州、济南、衡水和天津市(后两名并列)。
气象研究表明,北极海冰的融化及北极涛动异常,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路径,减小了冷空气南下强度,导致空气流动变缓,区域温度明显偏高,易形成大范围静稳、高湿及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。北京市3月优良天数比例为61.3%,同比提高12.9个百分点,PM2.5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32.3%。
PM10浓度为10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4.8%。二是工业生产和需求回暖。
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,3月,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.1%,同比提高11.8个百分点。PM10浓度为6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.6%。
PM2.5浓度为5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8.0%。PM10浓度为11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5.2%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介绍说,与去年同期相比,2017年3月全国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趋势,优良天数同比提高11.8个百分点,PM2.5浓度同比下降17.2%。PM10浓度为8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5.4%。
第一季度,前10位城市依次是:海口、拉萨、舟山、丽水、深圳、福州、惠州、珠海、台州和贵阳市。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3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5.0%,同比提高5.1个百分点。
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3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.9%,同比提高13.9个百分点。第一季度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.7%,同比下降10.3个百分点。
PM2.5浓度为9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6.7%。珠三角区域也有反弹,广州、佛山地区NO2柱浓度升高明显。